足球报:国足五年内实力难迅速提升,年轻球员短期内爆发不现实
时间:
阅读:

3月31日讯 3月两场18强赛,国足客场0-1不敌沙特、主场0-2输给澳大利亚。《足球报》撰文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外界对国足仍需保持谨慎的态度,至少在未来五年内,国足的实力难以迅速提升。
中澳之战期间,一位资深人士认为,国足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容,近半数不具备参加18强赛的能力,这涉及三个层面的原因。其一,无法适应比赛的强度和节奏,看似还不错的基本技术能力,在高强度和快节奏的比赛中根本无法展现;其二,缺乏拿得出手的个人专项能力,哪怕是速度。这也是不到19岁的王钰栋充当奇兵的原因;其三,部分不错的队员受限于联赛出场等原因,无法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比如张玉宁。实际上,把伤病员计算在内的话,国足只能拿出一个勉强算凑合的阵容。
国足的另一个现实是,短期内寄希望于年轻球员的爆发不现实,05年龄段以前的队员,其自身的上限肉眼可见,提升的难度非常大。05年龄段的队员虽然冒出个王钰栋,但更多的队员实际上都没有太多的中超经验,哪怕中超第3轮,王钰栋、朱鹏宇和李新翔等三名05后球员进球都无法改变这种尴尬。尤其是国足原本薄弱的中场中路,05国青的两大主力陈泽仕和依木兰似乎看不到短期内能够在中超打上比赛的可能性。
曾经95年龄段的铁腰陈哲超、97年龄段的新星严鼎皓,目前都泯然众人矣,前者改打左后卫,后者出场不稳定。至于99年龄段、01年龄段和03年龄段,一直都是腰无力,否则,当年的安东尼奥在执教03国青时也不至于打“703”战术。其实,这些年来中超有一批身体条件出色的中前场球员开始改打后腰,如郑智和蒿俊闵,当然,也包括王上源,至于黄政宇则是从中卫改打防守型后腰,但问题的关键是,目前类似的球员也不多了。
目前,五外援背景下的中超,各队普遍配置了外援后腰,本土后腰也都是相对成熟的球员,中超有一批这样的球员,他们在和外援搭档的时候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无法独挑大梁。当前,国足在后防线层面有一些不错的人才储备,边前卫和边锋也有新人涌现,但中场中路和锋线则捉襟见肘。
未来,国足的策略其实比较简单,其一是尽可能推动年轻化,哪怕付出的代价是实力层面进一步下滑,目前,国足的年轻化进程,在伊万的推动下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二是以后腰和锋线为主,保持有序的归化,但目前可供归化的目标有限,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未来如果还要增加外援名额,可以强制规定年龄限定为U23或以下。
标签:足球中超中国足球中国男足